金年会

工大好故事

當前位置:首頁>>工大好故事

工大好故事

校友張維宏教授:從金年会到比利時的成長之路

發布時間:2016-06-13

我校知名校友、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比利時根特大學教授張維宏,在4月20日重新回到母校的校園,在中山校區西教學樓和同學們見面,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曆程和科研感悟,一些博士生、青年教師也被吸引過來,和張維宏教授進行了交流。

張維宏教授,現為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生殖健康中心項目高級協調員、教授,歐盟2020地平線(Horizon 2020)評審專家,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廣東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第四屆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2014-2017),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英國醫學雜志》、《英國婦産科雜志》、《國際環境與衛生雜志》等國際高水平學術雜志發表論文40餘篇,擔任多個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的審稿人及副主編。

1982-1987年,張維宏教授在我校醫學系就讀。她說:“我在當時的河北醫學院,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五年時光,直到現在,也始終為自己是一名工大人而自豪。”

在大學階段,張維宏教授學習十分努力,專業知識學得十分紮實。她還是一個運動愛好者,操場上經常出現她的身影。這個好習慣她一直保持了下來,雖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她還是堅持運動,經常到俱樂部打網球,還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比賽成績。在河北醫學院上學時,張維宏教授對班級活動也十分積極,擔任大班的宣傳委員,工作内容之一是為班級訂閱報紙、取報紙。因此,她總是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報紙,慢慢地養成了每天讀報、關心時事的好習慣,對國内外形勢、社會熱點問題多了一份關注和了解,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更廣泛的視野和更開闊的思維。

張維宏教授是河北承德人,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承德醫學院,從事病理解剖助教工作。她說,那時候年輕人們一起組織各種活動,也是非常愉快的時光。四年後的1991年,她追随哥哥的步伐,到了比利時,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由于授課語言是法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均為比利時官方語言),她的學習面臨着嚴重的語言障礙,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法語,最後,她終于攻克了語言這一難關,并順利獲得學位。後來,她又開始了碩士後的學習(攻讀博士前的過渡性學習階段),拿到了流行病學碩士學位。

有一次,她在學校走廊看到一個在我國陝西實施的大骨節病研究合作項目的招聘啟事,就投交了簡曆。由于她具有的公共衛生知識和語言方面的各種優勢,被成功錄取。從此,她參加了一個又一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并且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此期間,她于2007年拿到了博士學位,并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後獎學金,到牛津大學作了一年博士後研究工作。從1997年至今,張維宏教授作為項目參研者和項目負責人,參與了8項歐盟框架資助的生殖健康領域的合作課題,包括經費300萬歐元的歐盟第7框架等,課題合作牽涉到29個歐盟國家和16個中國研究單位。20多年來,張維宏教授不僅在個人的學術上有較高的造詣,而且心系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從1997年開始,緻力于公共衛生項目在中國與比利時乃至與國際的科研合作,為促進中歐研究者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公共衛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報告一開始,張教授就謙虛地說:“今天的報告會主題是‘追尋成功校友的足迹’,但是自己算不上成功校友,今天更願意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作為一名工大校友‘追尋目标的足迹’。”正是這種對于自己目标的不懈追求,使張教授不斷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她說,回顧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曆,自己感到,要想在學習、工作上取得良好成績,需要做到“勤奮”、“誠實”、“好奇”、“樂趣”、“分享”、“樂觀”這幾點。張教授說,對于很多事情,不要總是去說,一定要去做,要親自去做,做錯了沒關系,錯了一次,下次就不會再錯,而且一定要勤奮,不勤奮什麼事都做不成;誠實也很重要,它使我們對人對事都能保持一份坦然,誠實的品質對科研工作尤其重要,不能尊重事實、保持客觀,科研是做不好的;好奇的心态使人更願意去思考、去鑽研,沒有好奇心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做科研;樂趣使人擁有持久動力,自己體驗不到樂趣、越做越苦惱的事,一般都做不長;要學會與人分享,分享是一個互相交流的過程,通過别人的反饋,可以幫助自己不斷提高;最重要的一點,是樂觀,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有樂觀的心态,就會發現,總有一條路是可以走通的。

 


版權所有:金年会    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莎溝村(山西萬事興家俱有限公司)    郵編:0895165549 網站維護:金年会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

金年会

校友張維宏教授:從金年会到比利時的成長之路

2016.06.13

我校知名校友、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比利時根特大學教授張維宏,在4月20日重新回到母校的校園,在中山校區西教學樓和同學們見面,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曆程和科研感悟,一些博士生、青年教師也被吸引過來,和張維宏教授進行了交流。

張維宏教授,現為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生殖健康中心項目高級協調員、教授,歐盟2020地平線(Horizon 2020)評審專家,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廣東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第四屆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2014-2017),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英國醫學雜志》、《英國婦産科雜志》、《國際環境與衛生雜志》等國際高水平學術雜志發表論文40餘篇,擔任多個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的審稿人及副主編。

1982-1987年,張維宏教授在我校醫學系就讀。她說:“我在當時的河北醫學院,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五年時光,直到現在,也始終為自己是一名工大人而自豪。”

在大學階段,張維宏教授學習十分努力,專業知識學得十分紮實。她還是一個運動愛好者,操場上經常出現她的身影。這個好習慣她一直保持了下來,雖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她還是堅持運動,經常到俱樂部打網球,還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比賽成績。在河北醫學院上學時,張維宏教授對班級活動也十分積極,擔任大班的宣傳委員,工作内容之一是為班級訂閱報紙、取報紙。因此,她總是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報紙,慢慢地養成了每天讀報、關心時事的好習慣,對國内外形勢、社會熱點問題多了一份關注和了解,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更廣泛的視野和更開闊的思維。

張維宏教授是河北承德人,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承德醫學院,從事病理解剖助教工作。她說,那時候年輕人們一起組織各種活動,也是非常愉快的時光。四年後的1991年,她追随哥哥的步伐,到了比利時,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由于授課語言是法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均為比利時官方語言),她的學習面臨着嚴重的語言障礙,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法語,最後,她終于攻克了語言這一難關,并順利獲得學位。後來,她又開始了碩士後的學習(攻讀博士前的過渡性學習階段),拿到了流行病學碩士學位。

有一次,她在學校走廊看到一個在我國陝西實施的大骨節病研究合作項目的招聘啟事,就投交了簡曆。由于她具有的公共衛生知識和語言方面的各種優勢,被成功錄取。從此,她參加了一個又一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并且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此期間,她于2007年拿到了博士學位,并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後獎學金,到牛津大學作了一年博士後研究工作。從1997年至今,張維宏教授作為項目參研者和項目負責人,參與了8項歐盟框架資助的生殖健康領域的合作課題,包括經費300萬歐元的歐盟第7框架等,課題合作牽涉到29個歐盟國家和16個中國研究單位。20多年來,張維宏教授不僅在個人的學術上有較高的造詣,而且心系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從1997年開始,緻力于公共衛生項目在中國與比利時乃至與國際的科研合作,為促進中歐研究者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公共衛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報告一開始,張教授就謙虛地說:“今天的報告會主題是‘追尋成功校友的足迹’,但是自己算不上成功校友,今天更願意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作為一名工大校友‘追尋目标的足迹’。”正是這種對于自己目标的不懈追求,使張教授不斷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她說,回顧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曆,自己感到,要想在學習、工作上取得良好成績,需要做到“勤奮”、“誠實”、“好奇”、“樂趣”、“分享”、“樂觀”這幾點。張教授說,對于很多事情,不要總是去說,一定要去做,要親自去做,做錯了沒關系,錯了一次,下次就不會再錯,而且一定要勤奮,不勤奮什麼事都做不成;誠實也很重要,它使我們對人對事都能保持一份坦然,誠實的品質對科研工作尤其重要,不能尊重事實、保持客觀,科研是做不好的;好奇的心态使人更願意去思考、去鑽研,沒有好奇心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做科研;樂趣使人擁有持久動力,自己體驗不到樂趣、越做越苦惱的事,一般都做不長;要學會與人分享,分享是一個互相交流的過程,通過别人的反饋,可以幫助自己不斷提高;最重要的一點,是樂觀,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有樂觀的心态,就會發現,總有一條路是可以走通的。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