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師資隊伍

當前位置:首頁>>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

張英澤

發布時間:2017-05-12

1494584926054054621.jpg

張英澤,男,中共黨員,河北衡水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第三軍工大學等國内外4所大學的客座教授。現任金年会第三醫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中國修複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師協會會長。JBJS中文版(骨與關節外科雜志)主編、《中華老年骨科與康複雜志》總編輯,《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臨床醫生》雜志、《中國骨與關節雜志》和《臨床外科雜志》副總編輯,《Orthopedics》編委、《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raumatology》編委。

張英澤教授長期從事創傷骨科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30項。以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00多篇。獲得授權專利118項,其中發明專利51項。5項經PCT國際專利檢索證實有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9項獲注冊證并實現轉化。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河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2015年榮獲“何梁何利”獎,2016年獲得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獎。

張教授原創提出“骨折順勢複位固定”理論,據此研發系列微創新技術、内固定物和複位工具,建立了四肢骨折微創複位固定技術體系,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率先發現并報道了新的骨盆損傷類型,研發骨盆髋臼骨折脫位微創順勢複位固定新技術和内固定物,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率先發現并證實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後踝骨折是一種有規律的骨折類型,被稱為張氏骨折,提高了骨科醫生對此類損傷的認識和對後踝骨折的警惕性,有效避免了漏診,并研發了治療此類骨折的自定位微創接骨闆,獲得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編、主譯學術專著25,其中《骨折流行病學》、《臨床骨折分型》、《臨床創傷骨科血管損傷學》、《跟骨骨折微創治療》等著作填補了國内空白,《臨床創傷骨科流行病學》一書是目前國内樣本量最大的骨折分型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書,連續出版兩版,并被譯成英文由德國Thieme出版社面向全世界連續發行兩版。擔任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本科規劃教材《外科學》、長學制規劃教材《外科學》和研究生規劃教材《骨科學》副主編,擔任全國五年制第八版《外科學》教材的副主編、骨科教材的主編和研究生教材的副主編。

先後榮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醫生、全國優秀院長、全國優秀教師等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号,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代表,也是十七屆五中全會唯一一名醫師代表。河北省第七、八屆政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人大常委、十二屆人大專業委員。

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20餘名,培養的博士中兩人獲得“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一人獲“河北省高校創新團隊領軍人才”,一人獲河北省高層次人才,一人擔任三級甲等醫院院長,多人擔任三級甲等醫院副院長。


版權所有:金年会    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莎溝村(山西萬事興家俱有限公司)    郵編:0895165549 網站維護:金年会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

金年会

張英澤

2017.05.12

1494584926054054621.jpg

張英澤,男,中共黨員,河北衡水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第三軍工大學等國内外4所大學的客座教授。現任金年会第三醫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中國修複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師協會會長。JBJS中文版(骨與關節外科雜志)主編、《中華老年骨科與康複雜志》總編輯,《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臨床醫生》雜志、《中國骨與關節雜志》和《臨床外科雜志》副總編輯,《Orthopedics》編委、《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raumatology》編委。

張英澤教授長期從事創傷骨科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30項。以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00多篇。獲得授權專利118項,其中發明專利51項。5項經PCT國際專利檢索證實有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9項獲注冊證并實現轉化。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河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2015年榮獲“何梁何利”獎,2016年獲得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獎。

張教授原創提出“骨折順勢複位固定”理論,據此研發系列微創新技術、内固定物和複位工具,建立了四肢骨折微創複位固定技術體系,獲得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率先發現并報道了新的骨盆損傷類型,研發骨盆髋臼骨折脫位微創順勢複位固定新技術和内固定物,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率先發現并證實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後踝骨折是一種有規律的骨折類型,被稱為張氏骨折,提高了骨科醫生對此類損傷的認識和對後踝骨折的警惕性,有效避免了漏診,并研發了治療此類骨折的自定位微創接骨闆,獲得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編、主譯學術專著25,其中《骨折流行病學》、《臨床骨折分型》、《臨床創傷骨科血管損傷學》、《跟骨骨折微創治療》等著作填補了國内空白,《臨床創傷骨科流行病學》一書是目前國内樣本量最大的骨折分型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書,連續出版兩版,并被譯成英文由德國Thieme出版社面向全世界連續發行兩版。擔任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本科規劃教材《外科學》、長學制規劃教材《外科學》和研究生規劃教材《骨科學》副主編,擔任全國五年制第八版《外科學》教材的副主編、骨科教材的主編和研究生教材的副主編。

先後榮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醫生、全國優秀院長、全國優秀教師等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号,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代表,也是十七屆五中全會唯一一名醫師代表。河北省第七、八屆政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人大常委、十二屆人大專業委員。

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20餘名,培養的博士中兩人獲得“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一人獲“河北省高校創新團隊領軍人才”,一人獲河北省高層次人才,一人擔任三級甲等醫院院長,多人擔任三級甲等醫院副院長。


XML 地圖